当前位置:首页>廉洁文化

四明黄氏: 家传词翰 人杰辈出
发布日期:2021-10-20访问次数:来源:清廉余姚网站清廉余姚网站

据《四明黄氏家谱》记载,迁姚始祖褎,字宗远,山东青州人,官越州别驾,五代吴越国时迁入剡川北庄,又迁居余姚县四明乡良嘉弄(梁弄旧称),即现在的余姚市梁弄镇,黄氏在此繁衍生息,开枝散叶,逐渐形成一个文化氏族。

 

余姚市梁弄镇

黄氏将家训记录在氏族宗谱、祠堂砖墙之上,教化本家子弟,更在潜移默化中让临近乡民也深受熏陶,耳濡目染。家风渐渐成为每个人为人处世的约束和指导,如同信仰一样扎根于心底,外化于行动。

 

黄肃,字敬夫,余姚梁弄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官至湖广兵备副使,深受王阳明影响,不仅是一个具有出色才干的实干家,更是一个敢于为民请命,敢作敢为、不媚世俗、不阿权贵、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清官。

黄肃初任新郑县尹,时值灾荒大饥,人几相食。他躬尽瘁,赈贷粮食,使百姓得以保全。为教化百姓,买民居广开学门,使民间子弟受到教育。关注民生,压低米价,便宜惠民。在新郑为官九年,两袖清风,临行时士民以彩亭三座送给他。一置镜曰:“明如镜”,一置衡曰:“平如衡”,一置水曰:“清如水”。此后新郑百姓建立祠堂来祭祀他。

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差理河道,陈规尽革,被当地民众称之为“黄青天”。转刑部广东司员外郎,擢广西佥宪,黄肃到任后,立法树规,盗贼敛迹,当地民众呼为“打鬼黄”。不久升任湖广兵宪副,奉敇提督所属军卫有司,称其治行第一。由于黄肃耿直不阿,此后便因事掣肘,凡事难于施行,上书乞休。皇帝念黄肃“以志安民,以身许国,屡平寇盗,备历艰危”,于正德元年(1506)以军功升三品,致仕。

黄肃仕家居二十年,常训诫子孙说:“你等需要读书明道,克自树立,不要辜负天地之所生,与父母之所望。”卒年八十六岁。

 

黄氏上代有兄弟五人,同科中举,故称"五桂楼"

黄肃生有四子,俱从学好友王阳明先生,得“良知”真谛,学有所成。黄氏老宅台门上尚存王阳明“家传词翰”题词。

仲子黄骥,字德良,号屏山,贡生,明嘉靖(1522—1566)年间人,颖悟绝伦,气质刚毅,博学善文。少承父之义训,从学王阳明先生,得“良知”真学,虽科场失意,却是“知行合一”之楷模。被誉为“圣世之真儒,沧海之遗珠”。黄骥孝行卓著旌表为孝子,人称“屏山孝子”,事载《浙江通志·孝行传》。

三子黄骅,字德魁,号望山,任南昌府同知时,清兵戎,听狱讼,兴学舍,捐俸赎钱买学田三百余亩,仁义之心身体力行。正如黄骅所言:“忠学于父,孝学于兄”,诚为知行合一者。

 

王阳明曾夜宿学生黄骥家,并题写“家传词翰”四字

王阳明《送黄敬夫先生佥宪广西序》:“古之仕者,将以行其道;今之仕者,将以利其身。将以行其道,故能不以险夷得丧动其心,而惟道之行否为休戚。利其身,故怀土偷安,见利而趋,见难而惧。非古今之性尔殊也,其所以养于平日者之不同,而观夫天下者之达与不达耳。”(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 严杰供)

【我要纠错】【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