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亭镇巡察整改纪实二:“四层过筛”村级小工支出监管下“猛药” | |||
| |||
“村集体经济运转的大部分经费都要靠上级补助,但一个村一年的小工支出却要20几万,连开个会发通知也要派小工,这样的官僚主义作风必须得改。”丈亭镇党委书记戚红军在会议上严肃的说着。 今年,余姚市第二巡察组对丈亭巡察反馈中直接指出了村级小工支出较大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丈亭镇党委立即召集巡察整改小组,下达整改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通过层层过筛,下足“猛药”,狠治村级小工滥用之症。 用工清楚归类,丁是丁,卯是卯,想要混淆“不行”。 较大的村级小工支出给村集体经济带来负担之外,个别村还存在用小工工资代替材料费、误工费、长期用工和临时用工不分等问题,导致项目不清、责任不明、用工混乱,重复、浪费现象也时有出现。针对以上情况,丈亭镇党委借巡察契机,下决心要给这个“大包袱”减减重,由镇农业农村办负责立即对用工进行分门别类,提出支付标准和要求,为村级用工定好“框架”,立下“标尺”,为今后监管发力打实基础。 “以前村里长期用工和临时用工管理混乱,在监督上存在盲区,这次我们统一调整,责任更明确,账目更清爽。”丈亭镇三资管理中心负责人赵荣表示。 用工事由明确,一是一,二是二,随意使用“不能”。 小工费用支出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村干部“机关病”,比如丈亭镇某村干部通知代表开会派小工、发放退役军人年画派小工,这些举手之劳的分内工作也要“假手于人”,这样的行为不但浪费了集体资金,更是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歪风。对此,丈亭镇纪委立即采取措施,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置,制止这种歪风邪气。目前已提醒谈话2人,诫勉谈话1人。同时发出整改通知书12份,要求各村小工支出事由必须明确、合理,对随意指派小工、小工事由不明确、理由不充分、属于村干部自身工作范畴的事务用工一律拒付,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绝不容忍。 用工审核加码,签字、审核、公开,手续不齐“不报”。 小工支出审核程序层层加码,层层把关。规定小工工资审批实行一单四签字,即每一张审批单必须要有领款人、证明人、审批人、理财小组签字;一单五审核,分别为出纳审核、财务负责人审核、理财小组审核、会计代理站审核、三资管理中心负责人审核,经过以上五道审核关,小工工资单才能入账,如发现问题,立即退回,保证小工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一单四公开,分别为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触摸屏公开。环环相扣,层层把关,精心织紧小工支出的“安全网”,维护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利益。 用工数据填报,分类、汇总、上报,超量使用“不批”。 为使村级小工支出总额控制、用工结构更加合理、村级事务管理更加高效,丈亭镇对全镇小工工资使用实行动态监管,要求各村每月上报小工支出基本情况表,并对每月支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有疑问的数据进行“还原”,对支出费用较大的单位进行抽查,动态监控,动态掌控,对有疑问的开支作进一步询问、核实。通过流量监控、总量把控,为村级小工支出织紧、织密道道“过筛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