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纪委、监察局采取“典型带动、机制推动、督查促动、网络联动”的办法,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有力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去年,该市农村经济类案件与上年相比下降13.8%。
注重典型带动,放大效应扩规模。该市分山区、平原、沿海三种类型,按照“廉洁教育效果好、三资监管运作好、民主管理执行好、惠农政策落实好、廉政勤政形象好、事业和谐发展好”的创建目标,通过30项具体指标,培育了30多个精品示范村。在此基础上,以精品示范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围3—5个村,形成示范村创建群;以县区为单位,组建5—7个创建群。通过以点带群、以群拓面,目前该市已有300多个村开展了示范村创建活动,占村居总数约30%。
注重机制推动,创新管理促落实。推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牵头部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由组织、财政、农业、民政、国土等职能部门分别牵头主抓村务公开、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三资监管、民主建设和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等工作。同时,要求市直牵头部门就主抓工作制定量化考评细则,并通过梯级计分办法,对县区落实相应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办综合市直各牵头部门考评结果,形成对县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的排名,并将考评结果应用到市对县区的绩效评估工作中,有效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注重督查促动,攻坚克难提质量。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促进村级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群众监督。着力推行户代表、重大事项听证、“双述双评”等制度,制定《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施办法》,扩大基层民主,强化对村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引入媒体监督。发挥电视台、报社等媒体记者作用,对“三资”监管、强农惠农资金发放、重大事项听证等进行实地采访,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促进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解决。强化专项监督。督促市直牵头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涉及农村农民工作的日常监督,促进村务按照程序规范运作。同时,加大涉农案件查办力度,去年以来,该市重点查办了贪污强农惠农资金类案件35件,侵占村集体“三资”类案件25件,利用职务便利在土地审批、违章建房中收受好处案件66件,并对违反农村集体“三资”规定的17名相关人员予以责任追究。
注重网络联动,应用科技增实效。依托莆田廉政网和县区、乡镇、村居网站,开辟100多个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专栏,建成“三级联管四级联网”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网络系统。鼓励有条件的村居先行探索,建设集手机短信群发、村民QQ群和村级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网站于一体的信息互动平台,实现村民网上民主听证、远程投票决策、网上质询评议、网上便民咨询服务等。去年以来,网上四级联动公开农村低保、种粮补贴、燃油补贴等8类群众关注度高、数额大的资金总额为4.65亿元,共收到并回复群众各类建议、投诉100多条。(徐青松 郑志伟)
|